0人評分過此書

傾聽身體之歌-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

出版日期
2001/11/01
閱讀格式
PDF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573016354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3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長庚科技大學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引言: 藝術是一項極古老又常新的泉源,我們在說故事,跳舞,畫畫、敲敲打打、唱歌….等等這些不同的媒介及多樣的材料裡,塑造與表現我們自己存在的生活經驗,將我們心靈深處的感覺以各種媒材具體地表現出來;使用舞蹈動作,作為表達與治療時的媒介,即是將內心世界的種種藉由身體得以流動與具體浮現,在與自己有更多的交流之下而認清心中的困擾。 當「舞蹈」加上了「治療」兩個字時,就比單純的舞蹈二字複雜了。我常常不可避免地會面對一些迎面而問的問題,如:某某人在心情不佳的情形下,去跳了一場舞蹈之後,往往覺得整個人的情緒都好轉了,他們會問:「這樣是不是舞蹈治療?」也有一些舞者在動作即興時對自我有了新的發現與瞭解,他們也會問:「舞蹈治療是不是像這樣?」或「我將自己心中的感情隨著音樂自由起舞,在舞蹈中表達我的感覺是不是也是舞蹈治療?」;「我不會跳舞,可是我會自發功,我會打拳,有的時候我拋開形式的限制,一樣覺得自由具有創造性。」或說:「我練習瑜珈、元極舞、健身操之後感到身心舒暢。」舞蹈、運動、打拳等活動本身就相當吸引人,當我們能夠經由這些活動帶來正面的感覺經驗時,其本身就具備了治療性。但我們也會發現,不管你多麼熱衷這些身體活動,有時卻不一定能夠解決心中的困擾;因此,當舞蹈動作成為一種助人的方法時,就是希望能夠幫助人們藉著動態的過程,抽絲剝繭地解決問題。然而,是什麼原因讓舞蹈開展出另一個面向,成為助人成長的一項工作?我試圖揭開其中的相異處,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不同層次的差異。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